“我种了65亩水稻,把水稻种好了,不愁过不上好日子。”这位刚脱贫的贫困户打开了话匣子。
吴战辉在田地里忙着播种、育秧
再过几天,便是芒种时节。忙不过来,吴战辉和9位相熟的村民提前打了招呼,一起来帮忙插秧。“到收割时节,还得请10多人来装卸稻谷。我付工资给大家,每人80元一天。”
激活脚下的土地,让农民从土地中找到财富,精准扶贫使省定贫困村朱岗村在短短几年间面貌焕然一新,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和脱贫动力。1050亩土地流转整合,村里建起了优质稻生产基地、大米加工厂,贫困户入股成了“股东”;环境变美了,曾经废弃的老宅子改造成了“网红”民宿,乡村旅游火起来;人气更旺了,近百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“回流”……广州市AG厅电投集团驻朱岗村第一书记韩德学看在眼里,乐在心里。他向记者晒出朱岗村脱贫攻坚的成绩单: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5元,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。
稻田翠绿、小桥流水的乡村画面,映衬出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,绘就幸福美卷。
村民在焕然一新的村子里休闲娱乐
● 从贫困户到种植大户 种上65亩水稻 用勤劳双手让土生金
“我种的水稻多,要抓紧时间,过了时节,收成就会受到影响。”小满已过,这几天吴战辉正忙着播种、育秧。
从清晨7点忙到傍晚,播种工作告一段落。这块七分地的秧田,承载了这位贫困户今年奔康的希望。“待到芒种,就可以插秧了。”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,吴战辉嘴角微微上扬。
今年,吴战辉一共种了65亩水稻,光购买稻种,就花了6000多元。吴战辉算了一笔账:65亩水稻,亩产量大约1200斤,预计收入能超过8万元,加上帮人犁耙田、养鸭子的收入,他一年收入可达16万多元。
就在四年前,吴战辉家还住着土坯房,种着几亩薄田,农闲时打打工。他爱人患精神病,两个小孩上学,母亲年老多病,日子过得艰难。那时,吴战辉家里一周只能吃上一顿肉。“没致富的路子,只能受穷。”他说。
2016年,朱岗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,由广州市AG厅电投集团帮扶。韩德学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友们来到村里,开始挨家挨户到72户贫困户家里走访,帮他们解难题、找路子。
“我们希望做到一户一策,有些政策量身定制。”韩德学发现,吴战辉勤劳、肯干,只要扶他一把,脱贫致富并不难。并且发现他之前也一直在种植水稻,于是,驻村工作队鼓励吴战辉多种水稻,帮他找来优质谷种、化肥、农药,帮他解决销路。
吴战辉没想到的是,扶持政策接连而来:教育扶贫解决了小孩的上学的后顾之忧;医疗救助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让爱人的看病问题不再难;贫困户养老保险政策分担了家里的养老负担……吴战辉底气更足了,放心大胆甩开了步子。稻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,从2016年的8亩地扩大到今年的65亩。他还买了收割机、拖拉机等大件农业机械,满足自家需求,还能为其他村民服务。
稻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
从曾经的贫困户到如今需聘请人员干活的种植大户,吴战辉的生活变好了。家里刚换了一台双开门的大冰箱、一台新电视,还花10多万元加建起了一层半的新房。
近些年,吴战辉的生活变好了。家里用上了新电视、新冰箱,还花10多万元加建起了一层半的新房。
“今年8月,房子就装修好了,到时住得就更舒服了。”秧田上,吴战辉起身擦汗,乐呵呵地期盼着未来。
对他来说,脱贫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的起点。
从村民到股东
● 整合土地激发新价值 合作社带富乡亲
吴战辉的变化,还与朱岗村委会的另外一个项目息息相关——畔水村优质稻生产基地。
“我们上周刚拿到‘食品生产许可证’,今年,合作社要大干一场了。”朱岗村委会畔水村小组长成荣伟话里透着兴奋。
成荣伟口中的合作社就是畔水村种养专业合作社。阻击贫困,要下苦功,也需要资源和能力。“光靠村民们一个人单打独斗赚不到太多收入,我们把大家聚在一起,才能干大事。”成荣伟把目光投向村里连片的肥沃土地——村子在几年前启动土地整合,将所有土地“打碎”后再连成一片,整合了1050亩土地,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,并交由村经济社统一管理。
朱岗村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,并交由村经济社统一管理
没想到,经过一番整合,减少了田埂和沟渠,土地面积反而增加了100多亩。这样的结果,让成荣伟惊喜。更让村民们惊喜的是,小块田整合变成平整的大块地,村里还修好了机耕道,以前靠牛耕作的农田可采用机械化了,耕种成本节省了40%。在统一技术管理下,亩产量从不足900斤增至1100斤。土地整合,整出了新意思。成荣伟说,村里组建了种养专业合作社,向经济社承租并经营土地,村民则以土地入股,每年可领取利润分红。
“目前,全村220户村民包括贫困户都是合作社的‘股东’。村民们每亩土地每年有500元的租金收入,产生利润还能拿分红。”成荣伟说,合作社聘用村民参与生产经营,受聘村民可获得劳务工资,日薪在80元到150元不等。
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,这在过去,是贫困户成辉想都不敢想的事。父亲年迈,妻子患病,儿女幼小,成辉靠着自家3亩田为生,“靠天吃饭,遇到天气不好的年头,一分钱挣不到不说,还亏本”。
现在,作为合作社“股东”的他挺直腰杆,在合作社里务工,每个月还有近2000元收入。“空闲时还能去打散工,加上租金、分红,一年收入有两万多元。”成辉感慨说,有了务工的稳定收入,日子过得安心又踏实。
韩德学告诉记者,他们驻村以来,利用畔水村种养合作社的1050亩土地,构建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打造优质稻谷生产基地,大幅提升种植的利润。
驻村工作队还请来水稻种植专家,为村民提供指导。去年,优质稻谷生产基地收入逾140万元,光是分红就有40多万元,让村民们大喜过望。今年,合作社投入300多万元建起大米加工厂,真空包装生产,挖掘稻米价值。一车车优质大米运到山外,村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大米加工厂
田野里,满眼的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。
成荣伟信心满满:“我们有了大米加工厂,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拿到手了,加工厂日产量达20吨,除了自家千亩基地,还能覆盖周边镇乡的7000多亩稻田,预计村民今年分红能翻倍。”
● 从贫困村到“网红”村 留住乡愁 留下“永不撤走的扶贫产业”
村口小溪潺潺流过。沿着村道一拐,青砖蓝瓦、院落深深的大夫第民宿出现在人们眼前。
AG厅电投集团驻村干部、大夫第民宿负责人赵聪慧把客人引进门,滔滔不绝讲起大夫第的“变形记”:这里前身是畔水村清代官员成兆候的府第。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,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宅院破败不堪,一度被村民拿来养鸡。两年前,AG厅电投集团对这座古宅大院进行保护性开发,投资600多万元打造乡村民宿。
驻村前,赵聪慧是广东大酒店党支部书记、总经理,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。现在,他当起了大夫第民宿的总经理,把打理星级酒店的经验也带到了村里。从窗花的修补,到屋顶的重造,再到路面鹅卵石的铺垫,每一个细节靠的都是“绣花功夫”。
“大夫第”是一个九座院落式古宅,前身为畔水村清代官员成兆候的府第。AG厅电投集团投资600多万元将它打造成大夫第乡村民宿
“现在,我们这里可是连州远近闻名的‘网红打卡点’!”赵聪慧如数家珍:去年,朱岗村乡村旅游全年带动旅游参观人数约4万人次,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约4000万元,其中大夫第特色民宿入住客3800人次,带动消费112万元……乡村的“美丽效应”被激发出来。广东加快构建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新格局,这个位于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小村落让人们看到绿色发展的广阔空间。
在朱岗村,乡村的“美丽效应”被激发出来,不少游客来到这里游玩打卡
村庄人气旺起来了,外出打工年轻人也不断“回流”。韩德学说,近年来,从外面回村居住或创业的村民有上百人。
成兵便是其中之一,他在城里当厨师,收入不错。看到村子的变化,成兵终于下定决心,回村里从事养殖业和腊味加工。“村里的基础已经打好了,回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”成兵说,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人来村里旅游,也带旺了消费,去年他的腊味营业收入就比前一年增加了两成。
乡村旅游带来了大量游客,带动农产品热销,更带来新商机。韩德学说,当地土特产——丰阳牛肉干火了一把,小镇一天卖出10多头牛,供不应求。成荣伟也看到了优质大米的前景,客源多起来了,又有了加工厂,优质大米可以从原来的不到2元一斤卖到5元多一斤,收益翻了不止一倍。
脱了贫,不歇气。韩德学和赵聪慧有一个新计划:把畔水村打造成为连州首个3A级旅游乡村,在这里打造“永不撤走的扶贫产业”。在他们看来,旅游产业发展起来,脱贫致富便有了支撑,贫困户生活就有了保障。
“有了民宿的带动,农家乐开起来了,畔水花海也很快启动升级建设,种下格桑花、桃花、梨花,以后一年四季在这里都能看到花。在这几个项目的带动下,我们力争建成一个集休闲、观光、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村。”成荣伟的干劲儿越来越足。
由古宅大院开发改造成的大夫第民宿,成为了连州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打卡点”
远处,近200亩的土地即将埋下花种,距离花开时节不远了。
◎攻坚亮点
2016年,朱岗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,由广州市AG厅电投集团进行帮扶。该集团依托旅游和食品两大产业优势,完成了畔水古村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试验段项目建设,进一步扩大了优质稻谷种植基地,构建“连着产业扶贫一起推、连着红色教育一起学、连着就业创业一起帮、连着地下河景一块卖、连着古村开发一并说、连着丰阳古镇一块玩、连着粤北土特一起尝”的“七连”扶贫新模式,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,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。
◎成绩单
● 截至2019年10月,朱岗村共有72户贫困户154人脱贫,脱贫率100%。
● 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96.75元,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3.39万元。
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5元,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。
● 去年村民们拿到40多万元分红,今年有了大米加工厂,食品生产许可证也拿到手,加工厂日产量达20吨,除了自家千亩基地,还能覆盖周边镇乡的7000多亩稻田,预计村民今年分红能翻倍。
● 2019年优质稻谷生产基地生产效率提高40%,收入逾140万元,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精准脱贫。
● 2019年朱岗村乡村旅游全年带动旅游参观人数4万多人次,带动当地旅游经济4000多万元,其中大夫第特色民宿入住客3800人次,带动消费112万元。